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My Odyssey

终于。这两字我最想说的。
从考试期间到现在,几乎每一天,总有一些时候是花在想旅行的。
旅行从来不难,难的是自己对一个陌生国度的理解。
嫔姑说,我的勇气已经退步到不堪了,不再像以前她认识我的我,那么热情的拥抱梦想。
我不置可否,认真的想来。
现实,还真的让人不再对梦想奢望。现实的定义只是做每样事情前,衡量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前提。
这个前提,可以是个裹足,可以是个束缚,当然也可以说个谨慎。
活得太谨慎,人是几乎没错了,只是会忘了,人其实也不断从失败中,错误中学习成长的。
我幼稚的以为,犯错就是不成熟的关键点,竟然被别人从另一双眼睛里看来,
不成熟却是那幼稚的以为。
讶异!
可以这么说,没有抱梦的日子,生活是踏实地,但也同时也是狭窄地。
真的只用肉眼看世界,这世界未免太小。
心眼?我在学习吧
Odyssey是什么啊?如果有习过希腊文化的人,我想那是一部很重要的典籍。
由一个叫Odysseus的人,在troy战胜了之后,依据Iliadodysseus就是献计木马屠城的人。
之后战胜troy城以后,非常的狂妄,因为自恋自己的才智过人,开始骄傲了起来。
然后战胜了以后,他就必须航返回家园,途径一座小岛,聪明地刺盲了一个巨人的眼睛 ,却在临走前狂妄地流下自己的真名。却惹怒了Poseidon神。因为巨人就是Poseidon的私生子。Poseidon觉得 此人必须被惩罚,势要挫一挫以为人定即可胜天的odysseusPoseidon决定要他这辈子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
故事才开始,我也不必祥多说明,例如lotus eater就是里面的其中之一的经典,还有很多很多故事和经典,在飘洋过海回家的路程中,所经历的,然后,所会晤的,所醒觉的,都在这本名叫odyssey的游记里。Odysseus领着兵团,最终所有的兵员都在旅程中丧命,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一次又一次的化解,最后醒觉,最后明白,最后知道,人在命运的一切里,就只是被控制的棋子,除了谦虚可以让人化除危机,也能更增长自己的内涵。
人的一生中可以被形容成电影,旅程,或更多林林种种的玩意儿。
旅行业不过一个人生旅程里的其中一小点,似乎不足道哉。
但我却从来不去轻视旅行对我人生所起的化学作用。
有人说,西方人那么勇敢,那么有冒险精神,到世界各地探险,而且是东方,因为《马可波罗游记》启发了他们。他们的冒险精神从来不是自我就拥有的,是被孕育,然后滋长的。东方人在与西方人相比起来,东南亚似乎是他们唯一冒险精神所能触及,所能允许的頂限了。是郑和下西洋的催化吗?我不敢断定了,只是突发奇想而已。
终于,我要去旅行了。哈
是很开心,很多挫折,很多问题。无论人事,天气,都是冲着我抱着旅行的梦想来的。
我折衷了。
我选择了不完美,因为我选择了需要友谊。
我还是觉得旅途上有人陪伴是非常好的。
可以说我不长进,去旅行也要人陪。可以说我不独立,自己一个人走不下去。
但我接受的道理只有一个,我需要与人分享我的喜悦和经历。
我和黄小姐决定一起去旅行了。
LCCT - Siam Reap Angkor Wat – Poipet – Aranya Prathet – Bangkok – Surat Thani – Koh Samui – Surat Thani – Hat Yai – KL Sentral
总计10天,budget  RM1500,两个人,虽然不lonely,但还是拥有了一本lonely planet。就这样出发。
祝福我们吧!
在未知的路上,一路依靠的除了智慧还有朋友。
勇气,我一定把你给找回来的,无论多么艰巨,我一定要找回我会发梦的勇气。
嫔姑的循循善诱,我衷心的记得的,也特此感激的。
再懦弱的人,都有拾回勇气的可能
希望我可以像odysseus那样,学会谦虚些,哈!
我一定做到!加油了!


p/s: 2008年6月29日早上7时起飞。

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

落幕(成绩出炉咯)

拿到成绩了,还好,没有太烂,与自己的预期符合(考完后的预期),
second upper class,哈
纠纠缠缠中,还是回到了这个原点,
大一,吊儿郎当,努力突破second lower的命运,
大二,为了奖学金,要保持在second upper的水准,发奋图强
大三,没有了奖学金压力,好胜的自己想要突破second upper,
想问鼎first class,同时也想突破自己盲目为读书的习惯,
想要在读书里,不仅仅要得到的只是单纯的成绩。

成绩出炉了,大家也闹得热烘烘地,前途开始有成绩做臂膀而出现了光明。
我攻顶不成,third year average只有 62.08,和second year一样 62.58,
但我没有后悔自己的选课策略,虽然难都是自己喜欢的,
拼了命的,得到的,就是属于自己的。
我的心血business dissertation,63
open book exam的那张令我担心的paper,IEB games and strategies, 60
一直被人认为我acc很强的 Management accounting decision3,66
用了一个星期做的关于服装企业的assignment,刚好过关,60
被蛇吓到后,的human resource managment paper,48, 惨遭滑铁卢
我的经济和法律连在一起的一科,economic of regulation, 56 (就那么一点点,为什么不给我) 
其实40就pass了,自己要求自己要keep住中华的水准而已,要求60而已
自己的目标(考前的预估),几乎都做不到,哈,就只有心血离我的目标最近,哈
其余都都差十万八千里

成绩出来了,之前就已经要求给我一个没有侥幸的成绩了,
我想,上天应该应验了吧
心是开朗的,
因为我在大学生涯里所得到的
比62分来得多...

谢谢与我患难与共的朋友们,和感谢一直启发我的教授们,
感激不尽。
剩下毕业典礼,我的大学生涯就落幕了。

明天是新的起跑点,努力是我的腿,
而希望就是明天,
跑吧,跑吧,大学毕业生,
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加油!

后记:竟然在最后一次是email,拿成绩的哦,
少了一份和朋友分享的喜悦,
多用了一堆电话钱,
一下这图片,就是我学校专有的email哦,owa,哈
就快不能用了,纪念一下,哈

还有,如果谁对我的成绩有兴趣的,可以去attachment看看。

Attachment: nottingham result.pdf

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神秘嘉宾

人生如戏,人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决定自己要如何演出自己的那部剧情。那是我高三的想法。
恍惚的过了一个年代,揣摩自己青春的意义,来到生命正值盛放的三岔口。对自己需要寻找的真谛,依然模糊。迷茫,是在三岔口的两字箴言。但我却知道,那是不值得害怕的。人的富足从来都不是来自于身外钱财的总累计,而是心灵最深处的感恩和自足对美好的溢放。对身边的事物,给予宽阔的胸襟和谅解,承认其存在不是来自于理所当然的一定。
那年的自己,再怎么用华丽的语言都不能叙述,我自己对生命主导性的绝对控制的欲望。我把我眼睛当作镜头,用脑袋去幻想自己想要的剧情,进而可以摆脱现实的拘束。对自己的理想洋溢着高高在上的热情,像那含苞待放的花蕾,等待那适当的季节,来个绽放。
有鉴于此,因此可想而知,理想的无限可能性,根本不能被现实制服,但挫折往往就来自于那份遥远的距离。不知伤了多少遍,跌了多少遍,才明白那错却在于假设。一个数学题的无解,往往来自于那最基本的假设错误。我想,我犯了个正着。我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那一种领悟,是从每一个错误,每一次悔恨,每一回痛楚而得来。我很清楚,好胜的人,像我,没有例外地,想要最耀眼地,镁光闪烁地令人加倍的注意,我把满足感安排在别人的眼神里。为我,全世界,都必须为我,我导的戏,就是那么简单,每篇每分每刻,我是那戏里的唯一主角。为我,那简直太美好了,只是那美好的没有半点真实的。
从来,我不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在生日那天,特别感激母亲的。而我也很讶异地,我生日,我母亲却说比我还开心的。不是出钱出力,便担心着担心那,所有的一切一切,为我。好奇怪。我用回先前同样的不明白,来对母亲对我生日而感到分外不明的疑惑。我只懂,这特别的日子里,对母亲的谢谢,是一种感恩。而我母亲对我呢?
林宥嘉唱的《神秘嘉宾》,非常动人。那一个收放自如的声线,配合那委婉的歌词,还有林宥嘉专辑背后的心酸故事,直入我心坎的最深处,深化的不止那份感动,还带出那份,恍然大悟。我不能说,我参透红尘的一切一切,毕竟我也只是凡夫俗子一个。
经过每一次的事件,只是某种化学作用,在我脑海里起了作用,悄悄的,我开始改变我以往的想法了。但我表达不出来。缘分,我想,就是在你最需要而出现的喜爱。《神秘嘉宾》的到来恰到好处,分水岭似的,把我那以往的想法和现在的想法隔开,一种成长的坐标。
我对戏剧的感官上开始退化了,我不再那么刻意的去当自己的导演,我把在意放缓,把心态调整,最后,把敏感放逐。我学习控制自己的渴望,即便我是那么的失败,偶尔让渴望控制了自己,变得狰狞十分。我想,这世界中,最大的赢家是那个能征服自己的渴望和自私欲的人吧。佛陀抑或耶稣的伟大都莫过于此。
我尝试去感恩,去用心的自足去感受着世界转动的韵律。感恩,冥冥中像一种来自于自然的力量,释放了最原始的爱,一种注定似的珍惜身边的一切。想换个游戏的规则,继续在这迷茫的人生里摸索,没有谁比谁好,只是我活的比较豁然和通达而已。我的眼睛,不再是摄影筒,而是一幕非常大幕的电影,而我学会淡然恬静,学习在后脑的后花园找个适当的位置,铺好了坐位,静静看待别人与我所组织的生命景象,一场由别人构成却属于自己的电影。
不完全美丽,却真实多了。
我总爱生日前夕总结自己过去一年的难忘大事件。我越来越找不到可以令我难忘的事情了,我发现那些并不是真正代表我的事情,都是与友人携手努力,还是别人给予机会的事情了。以前,我是超级伟大的,现在,我却超级渺小,但两者的变化不是以牺牲信心为代价的陪葬品。虽然我渺小,但我却更相信我自己,因为把世界放小了,自然我所能掌控的事与物,就相对地,多了。
但还是觉得有必要写出这一年的一切一切,我过得朴实平凡,但却温饱充实。
1.        成功混进SilverlakeAcc Assistant哈。第一次发觉公司文化对雇员的影响是那么重要。
2.        32夜的医院trip,害父母哥哥,朋友们瞎惊一场。身体健康是那么难能可贵的宝藏啊,大家好好珍惜。
3.        之后展开了,为期数月的游泳大计。为了健康着想。那时,还真的很健康一下的。要谢谢游泳团,莹莹,振顺,颖彤和自己那坚持的灵魂,哈(泳后都是大鱼大肉的)
4.        可是后来,大家拼命的运动,可是却越来越胖,因此怀疑水池里有发粉。哈。肥肉的威力,不是使人健康退步,而是塞住了脑筋的管道,阻塞了所有勇气的大道。窝囊的特征,畏首畏尾的过生活。肥胖的确是今年的最大特征。虽然别人好心告诉我,那是幸福的特征。哈
5.        之后,便去了一趟刁曼岛,所有性感撩人的照片,都被黄小姐给弄丢了。但不打紧,拥有回忆已经是最好的。水母,分尸猫,火,whom,她娘的等经典词语都在这趟旅行发明的。哈,真的这趟旅行,我开心到不得了,天天都在讲废话,很开心咧,哈
6.        一开学,就选择了论文。单枪匹马,但得到像神一般的教授辅助,终于历经8个月的挣扎,完成了。感谢教授和queenie咧,帮了我不少忙,哈,我可以顺利完成我政治论文,马来西亚的社会契约,哈。还有妈妈的鼓励,有妈妈的鼓励,什么风浪我都不怕
7.        Sem 1的成绩有惊人的突破,要谢谢朋友们,室友们互相鼓励和研讨,谢谢。Sem2虽然有些惨不忍睹,但特别点名感激queenie帮了我很多很多忙,谢谢。
8.        sem2最忙的时刻,因为大选,跑去了做记者两个礼拜,平均一天12个小时,真的有累到她妈的都不认得。但享受期间被折磨的感觉,为新闻公义付了一份力,哈,谢谢kabi给机会和凯斌的信任,哈
青春为何?我想,那是迷茫人生中的一种消耗和寻找,在浪费中不断珍惜,在织梦间又不断挑战自己的可能,挣扎于自己所设定的难处,叛逆每个既定的想法,摸索于一条自己黑暗的路,终点却又是原点般的矛盾,单单人生里其中一种历练与过程。如果‘青’字是自己,那‘春’字就是朋友们了。
感激每个朋友在我生命里的付出,谢谢你们的完整演出。突然,会有一种错愕,别人才是我人生里的大导演,从来都不是我自己。谢谢所有朋友们,他们就像神秘嘉宾,无论演的是友情客串,还是我生命的另一半,知己,好朋友,朋友等,深深感激。拥有你们的日子,是过得很快的,或许,我真的幸福得不得了吧!得罪开罪,这里赔个不是,对不起,感动真挚待我,为我的,谢谢。哈哈哈
送一首《神秘嘉宾》给完你们,我真的没有非常的天独厚的歌喉,但我想真挚的感受自白,你们会接受吧!哈哈哈,(好,借林宥嘉的歌声唱给你们听哦,我吩咐了林宥嘉,他唱到最激昂的部分,最动听的最后一段chorus,是给你们的,谢谢你们咯!哈)
青春里,最容易忽略的往往是我亲爱的家人。
妈妈,为我。我现在厘清了。因为我永远是我妈妈眼里的主角,我开心,妈妈自然开心,她无私的疼爱,除了为我,就是为我。只是调侃的是,往往人眼里的主角是另一半,不是妈妈。打从今天开始,我眼里从此多了一个女人,就是我妈妈咯,爱死我妈妈!哈哈
人生如戏,人人都是别人的导演,决定如何出现在别人的视线和世界的情节。而,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后记:暂时不用哲学来解释我的想法,太复杂了,哈
特别鸣谢小草小姐送我的林宥嘉专辑,感动ing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油价的困境+RM2.70油价今晚12时正式涨价

马来西亚资源再怎么丰足,也有枯竭的一天,所以人们是要好好珍惜这些石油资源的。
抛开这道德层面的义务,我们要检视这油价与津贴之间的关系。先来个背景,由国阵主导的政府主张跟随世界自由经济 规则来处理国家石油,因此倾向于根据国际石油价格作为本地石油的依归,但受限于一个幅度以内,换言之,统制石油价格。
另一方面,有民盟主导的反对党体系,强调本国的资源丰足,石油也是本国人民所应享有的,因此不应该把石油根据国际,嫌疑被奸商抬高价格,炒高价格,而资源丰足的我们却受罪于这无聊的国际油价,因此主张大量津贴石油,而不认同现有政府的策略。
但要提醒的是,自由经济里所倡导的是供应与需求的原则。在供应不变,需求高涨的情景里,价格是自然被提高的。如果排除炒家的可能性,那么高需求是全球石油价格通涨的主因。把 这样的定理套用反对党的大量津贴石油想法,那就是鼓励需求高涨,很可能,进一步恶化石油涨价。这是一个处于宏观的层面。
有些经济学家把石油高涨归咎于高需求的中国和印度,但如果马来西亚还是大量津贴的话,也只是鼓励多用石油而已。
这几个星期以来,蛮有创意的沙里尔部长,提出了不错的建议方式,例如政府应该实施需要性的石油津贴,既是提供石油津贴于比较贫穷的人家,赖交通以为生。然后实施隔绝,free rider 的措施,禁止非本国子民购买本地石油。而现在就在检讨石油的新价格策略。文艺一点的说法,政府需要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之间两难。前者与后者都是经济里的恐怖分子,要时时刻刻检视的,不得忽略。
其实,我是个初出茅庐的商业经济系毕业生,不敢再大课题上班门弄斧,但也略有意见。如果是自由经济注意,极端说法,资本家主义的定位出发,国际油价是必须遵循的,因为那时市场供需使然,硬性迫使原有的市场定位是有代价的。起初,我是赞成少量补贴石油,把石油津贴的钱更妥善的交由需要的人民手中,那distribution system会更加完善。
但自从大选,在采访反对党耳濡目染之下,我却改变初衷了。我也一直在沉思着。其实,略有经济底的人都明白,市场自由主义完全是由人民各自的选择而得到一个集体的结果,他的过程是相当‘民主’的。反观,若一个国家的人民集体要求大量津贴,那份民主的力量,身为政府也不应该违背的。这次,我突然惊觉,政治民主竟然和市场自由主义来个,火星撞地球。同出于一辙的市场自由主义与政治民主,竟然会相互抵克?
偶尔,会令我深思,是否是马来西亚人民被宠坏了呢?因为美国从来没有津贴制度,却不见得有什么不妥。1.924.00的分别很大,不,应该说,对有车的人士来说,很大,至少我也是被深深影响的那一族人。从大地球的层面来看,如果每个国家都想像马来西亚拒绝认同国际油价,而自行津贴,需求没有被预期削减,反而增加需求,进而把油价推动到更高的位置,受害的还是那每一个津贴的国家。
最后,我突然记起,几许年前,政府承诺以研发棕油来替代石油,然后再太平建厂,来适应高油价时代。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却好像不了了之,甚至把计划搁置下来了。如果政府真的想全面恢复石油浮动价格(4.00),那就把没有用来津贴的钱,除了救助贫穷家户,也应该资助棕油研发活动。毕竟单纯的把钱送给贫户,和发展棕油研发,后者的经济效益是大于前者的。
简史:90年代全球原油价格才十余美金,现在130咯,其实很多经济学家都未能探明那原因,多数都说说人民的expectation过高而导致的,但过了两年了,油价只起不跌,他们改口说是发展中国家过高的需求而导致的,但这次应该和OPEC没关了。当年的OPEC就是导致70年代著名的‘石油危机’(石油出产国一致合作提高石油价格至30美金,震荡全世界经济,但又因为互相出卖而价格再次滑落,导致90年代的局面),那是极富争议性的手段而来争取利益的,那时有违商业原则,但在distribution的原则下,为了世界的困苦国家,那唯有妥协了那场石油价格。(修正启示,马来西亚从来都不是OPEC member,不好意思,误导了。)
后记:明天4号6月,就宣布新的石油政策了,希望不是完全浮动价格啦,毕竟我还是自私的人类,升一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