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她为她的身世留下了历史。我想,虽然我没有她那样伟大,我也好该把我一些肤浅的想法给留下。以后也有东西回味,回味!
生活篇
近来,喜气洋洋,一个朋友求婚注册,一个朋友结婚请酒宴,一个朋友姐姐顺利诞下婴孩。感觉有令人欣喜但也让时间催促着我们的脚步为人生的另一个里程碑,迈手阔步。另一种的生活体验开始冲击着我们既定的生活方式了。生日(礼物)开始没落,酒宴(红包)开始盛行咯!哈哈哈
祝他们永结同心,白头到老,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哈哈哈
工作篇
工作逐渐展现更有挑战性的能耐,满足感很棒!终于顺利加薪了,梦寐以求的2800,一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之前,还为了加薪的事,耿耿于怀,现在就开朗多了。
今早看到了Dasein招学广告的标语,‘眼高手低症候群’。既是我们常常提起的‘草莓族’。我是草莓吗?你是草莓吗?叙述里的特征是,眼光很高,梦想很辽阔,但能力却很低;享乐主义为其优先,且小小挫折就容易气馁,抗压值低。我想我身边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特征,甚至包括我自己,也难逃那既定的概括。真的没有经过战乱,贫穷的一辈,就是如此的腐败和不堪吗?我承认这样的社会现象,但却无法给予更好的根治建议,似乎人也是抗拒不了大环境给予自己的影响。
啊,会提到草莓是因为当年无意之间在华姐的部落格看到,‘不做草莓!’的决心。那时才开始留意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否有同样的症状和特征。结果是,符合太多了。
政治篇
在大学读政治学的时候,老爸总是认为那是浪费精力又浪费时间的东西。你问我,为什么那么感兴趣,我也不知道所以然的。只知道,如果不问为什么,不搞清楚,我会对不起自己的。现在本人的工作范围里,有某部分的工作是必须注重在政治民调中的,将来可能就会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政治民调上。很多时候,与很多人对话,看到很多数据,也重新探索自己所疆界了的思维,通过民调,再次扩充和丰富了内容起来。做这行的通常不能表达政治立场,不然就把数据给导致bias了。
但我还是坚持写下自己的政治立场,(哈,嫌multiply流量够少)
马来西亚是绝对在民族主义上无望了,建国必须立于‘和平’与‘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但衍生出来的民主自由绝对不能是以多元为名,假文化之手,寡占一方,制造国家不和谐的局面。同时,人民需要觉醒,不能一味依赖政府,我主张‘小政府主义’,政府似乎主导太多行业,花钱如流水,贪污也油然而生。要以专业手法(专家,博士们)治国,以人民长远利益为考量,唾弃以糖果选票式的利益思维。要壮大非政府组织,恢复地方市议会选举。尊重人民但不民粹。
马来西亚以前是政府势力过大,人民不见了。现在是人民声音过大,专家意见不听了。
那天,拿到最新数据,华人超过50%支持英化数理。我傻眼。董总在干嘛?华文报在干嘛?隆中华高一就英化数理了,为何没人呛声?我们在为了什么而斗争?民族利益还是人民利益?
国庆篇
冷清清的,A(H1N1)瘟疫第一次让我觉得很恐怖。看一些www.15malaysia.com的杰作,很喜欢这类的短片,很讨喜,也很令人深思。影片那么短,要逗到我们笑,逗到我们继续看。偶尔,别怪它太短,不过瘾,只是我们本身太速食了。
本人最震撼的是这部(kg buah pala的宿影)
最让我觉得亲民的是这部(平常觉得这小子口出狂言)
最让我笑的开怀的是这个(讽刺了政府的愚昧)
总觉得,政治家需要与人民拉近距离。通过娱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很赞赏这样的做法,虽然它有些讽刺《一个马来西亚》的感觉,但却真 实和艺术感多了,在这个几乎令人窒息的社会里,也有一些值得拥有的留恋点子。比往年的国庆不同,没有烟花,却娱乐不少了。
《大江大海-1949》读后感
好沉重的一本书。每一页都是战乱。死人。追究。小人物。悲惨。命运。有血有泪。
没有一气呵成的文字,却是一幕又一幕的断层史料,可以是一本很台湾的史料。惊心动魄的有很多,但不比这句话来的铿锵有声,‘战败国有战犯,难道战胜国就没有战犯吗?‘
历史为胜利的一方书写。龙应台为无辜的贫民百姓,为历史洪流下的人民而写。喜欢战争,民国,历史的人,不错看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