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排挡的认识是从小时候,和父母在外吃饭的时候认识的。通常都是‘叫菜’,意思就是中餐。
以前,我总觉得排排档是很让人不舒服的,约朋友吃饭,千万别选那边,因为可能蟑螂,老鼠飞过,把自己心爱的女士们吓坏就不好。
再加上排排档的服务态度超差,连投诉都可能反会被说成是客户无理取闹。小时候,还蛮排斥排排档,喜欢酒家,喜欢有冷气的餐厅,喜欢很有礼貌的服务生,这些都是排排挡所欠缺的。
总之,大排挡就是父母以外,的人间炼狱吧。
可是近来,我变了,开始对排排档改观了。
开始与朋友喝茶聊天吃饭,都在排排档咯!
(个人有些担心,这是否变老的象征,开始像UNCLE了!)
“排排档,什么都差,可是就是唯独味道好过人!”
这是我唯一可以做出的总结。哈哈哈
而且开始贪便宜,因为没有美轮美奂的环境,所以价钱还超值的。(因为点菜的人通常没礼貌,所以服务税也省了,哈哈哈)
星期日,才和朋友们在甲洞的肥仔文大炒吃饭,点了奶油非洲鱼,麻密鸡酥,脆皮豆腐,还有就是清炒番薯叶,好好吃哦!哈哈哈
吃完后,又可以赖死不走,然后到处聊人是非,大耳窿,政治家,XX朋友,无所不聊,感觉很开心。
自我分析一下,在什么时候吃排排档,那都是运动(爬山,游泳)过后的事情。
突然今天突发奇想,想知道朋友们有吃这类的大炒排排档吗?
如果有,而且是好吃的,不要吝啬的分享它的地点和食谱。
我先介绍,我所认识的,
OUG,迎佳
Kepong,肥仔文
setapak,工业区后面,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Wangsa maju, 顺利
balakong,·纸包鸡(严格来说不算排排档)
Peel road, xx猫
哈哈哈,暂时酱多先,
有谁有好介绍,不怕讲!!!
哈哈哈
真的开始为中餐排排挡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