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星期四

‘我’和我的Life of Pi



都看了李安导的电影版吧?

为什么还要去看它的小说呢?电影都把精华给捕捉出来了啦!其实我没有刻意要买那本小说,最终读到这本小说也是塞翁失马的结果。但读完后,我竟然爱不释手,一直回味里面的情节,因为让我震撼的地方都比电影多的是。

看电影是一回事,因为大荧幕是在叙述着别人的故事。荧幕上的男主角不是你的样子,所以很难会有感同身受的无距离震撼感。但小说不一样,尤其是用第一人称的小说里,每个句子都用上‘我’,自然而然,就会把自己投入小说的情节以内。当男主角落寞绝望时,你也会感受到那份失落。而且也很切景。通常都在工作后半夜时分看小说,家人都睡了,四周围都很静谧。我这只华人老虎就看着一本书,关于‘我’和一只老虎。

先说为什么我会和这本英文小说遇上。话说有一天,很兴高采烈地拿了年终花红,想要犒赏自己一部ipad mini,就跑去了KLCC广场,哪知道走遍整栋商场,所有ipad mini竟然售罄。当下很捉狂,我几乎就要冲动去买下它的display set了。你知道当你决定要买一件东西过后,却因为缺货而被迫空手而归的感觉吗?

不爽,就去了纪伊国屋书店,心情欠佳下,就随手拈来两本英文小说,试图安慰自己没有ipad miniebook,至少还有实实在可以握在手里的书。在不能空手而归的大前提下,我就买了Life of PiLes Miserables

Pi也是打算乘船到加拿大的,只是中间除了些状况,所以漂流在太平洋上了。‘我’和我都突然乖离了原本的目的地,去了一趟华丽的‘探险’。只是我比较幸运而已(不需要饱受风霜)。

我喜欢的不是这本小说对宗教的调侃(虽然有些情节会让我扑哧一笑),也不是全然因为动物的描写而特别兴奋(虽然里面有些动物我很想看,meerkat是我在科莫斗过后的新宠),但就是爱那在海上无助和绝望漂流的情节。

就是感觉自己和故事的情绪,擦肩而过。

书里微微带些哲学的味道,那是电影捕捉不到的小说暗语。‘我’在救生船上发现一本记事簿和铅笔,每天都很小心翼翼的把字体写得很小很小细,尽量不要浪费记事簿的每一页,生怕有天会不够写。一本记事簿记录着每天发生的状况和感想。直至有一天噩梦还是来了,不是浪费惹的祸,不是记事簿不够写,而是铅笔用完了。我们担心的状况最终没发生,最意想不到的却发生了。

我们不是每一天都在经历这种的事情吗?

有看电影的人都知道精华是在最后那几幕。当‘我’被获救后,一段与来探察船难的日本专家的谈话。说了两个故事,一个动物残杀版,一个人类残杀版,最终目的都是要让你相信神的存在。日本专家听后,最终还是决定相信动物残杀版。又是淡淡的哲学味,是我们自我否定现实残忍的存在还是我们都是希望美好结局的动物?电影小说,都一样,让读者看者慢慢的思索这个艺术留白。

但最让我动容的不是那最后那几幕,反而是船难后,那努力经营生活的故事。船难后,动物们在船上互相残杀。残杀后,那些胜利者就需要求存。书中,‘我’不断强调要谢谢老虎,让他分心,让他不再等待救赎,反而更专注生活。茫茫大海里,四处都没有终点,当看不到终点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生活。振作的原动力,不是记忆过去或者寄望未来,而是把现在给努力活好,那才是王道。

可能自己是个很需要希望的动物,需要希望来激励自己,如果换着是我在那汪洋中的一瓢船,我已经怨天尤人,放弃并了结此生了。

书本还有更露骨的情节,就是如何处理日常小细节,比如说人与老虎如何如厕,笔者如何形容‘我’去吃粪便,如何让‘我’去解决大小号,如何吃乌龟,如何血肉模糊海龟,如何杀死鱼,如何取水,如何与耐性消耗,如何与恶劣的环境揣摩等。与电影不一样的地方是,书本比较深刻,比较细节,更可以说把没有希望的生活描写得入木三分。把努力经营生活,努力经营当下的道理,更显而易见的写在书中。

故事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情节,那惟有等你去发掘。

988 电台主持人说,不是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你坚持才看到希望。‘我’说,不是有了希望才努力生活,而是努力生活才看到希望。

茫茫大海里,最大的错误就是,希望太多,却做太少的事。

The worst mistake of castaway is that hope too much but do too little.

送给每个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自己。

还有谢谢那缺货的ipad mini


后记: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所有都是虚构的。真的,我还以为是inspired from true  story那类的。反正,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同样都是很有激励性的小说,那惟有催眠自己相信这是真的。我是一个很爱美好事物的怪动物。

2013年1月5日星期六

股票初哥


先回顾一下2012年的财经成绩单,

2012年总股息收入:138.60
2012年总卖股盈利/(亏损):-760.22

2013年年头,我看每个财经部落格们,人人都在唱丰收。除了我,这位股票初哥,在亏钱。其实都一直在挣扎,把自己惨不忍睹的投资理财成绩单分享在部落格,很难看。但又想想,如果我犯的投资错误,可以让别人避免步上我的后尘,也不见的不是一件美事。

首先先说是什么激发我去投资股票的。市场上有许多投资产品,例如定存,架构定存,基金,投资型保险,林林种种中,最后因为看了这个部落格,而决定投资股票的。当初却步,是因为一直以为投资股票需要很多钱才能,都误以为那是大有钱人的玩意儿。所幸,这个部落格主人歪歪,才不过用了500令吉,就步入股票市场。阅读了她的部落格分享,简直当头棒喝,二话不说,立刻去丰隆投资银行申请了。

申请了户口后,当然就是把大量从定存放了很久的钱汇入户头,没记错,第二天就心急的把钱拿去买自己喜欢的股票,完全是没有看他们的财经报表的。纯粹以自己喜欢为出发点和情绪来做为衡量,抱着一种输了就当作花钱买教训就是了-的态度出发。股票菜鸟,就是会很兴奋那种的,乱买,没有所谓的分析和考量就买。所以一个月后,才发现自己买了一堆高风险股。股价升少少,就英资风发,跌少少,就愁云惨雾。

那样以股价来维持情绪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

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好好整理自己的投资策略,买到自己爽就是了。结果在十一月时,马航股价暴跌后,几乎体无完肤后,才痛定思痛。因为自己轻率的态度,整个投资组合,都是高风险股在主宰,而且很多都是一搏的买股方式。之后,就态度大改革,而且勤读很多财务报表,看很多网上论坛的讨论,看别人分享部落格,虚心学习别人怎样在那么动荡颠簸的股票市场夹缝求存,并赚钱。

干!有些谦虚就是需要用很多钱买回来的!!!

投资失败了就是要认,所以忍痛砍掉马航和cybertower,把钱转入低风险高息股。然后再注入新资金,试图整合高风险股和低风险股的比例。我发现,我亏钱的地方都是高风险所致,别人抄,就跟着抄,的那种。所以就试图找回低风险中型资本股。所以,投资组合也开始扳回之前的颓势,像样了起来。


这是我的investment portfolio,

Homeriz – 麻坡的家私业者。低资本高风险股。股息高。流通量超低。

Airasia – 不用介绍的亚航。大资本高风险股。股息低的很可怜。

Airport – 机场,大家都在等KLIA2。大资本中风险股。股息中。流通量中。

IGB Reit – 城中城,每个星期花钱的地方。中资本低风险股。要派股息了(期待)。流通量中。

Star – 星报集团,马来西亚ABC的世界。Ok 啦,我是反对党的走狗,可是人总不能和钱作对,是不?中资本低风险高股息(7%)咧。流通量中。

TM – 马电讯,我家unifi的提供商。官联公司。大资本低风险中股息。流通量高。

Pavreit – 柏威年广场,贵妇们的家。中资本低风险。股息相信也是不错的(2013年派)。流通量中。

MAS-CI – 马航凭单。母股卖了,但这凭单还留着,当做陪葬品。完全烧到手的那种,90% loss。极高风险没有股息,流通量超低。


看上图,仔细一些,你会发现没有买家!MAS-CI-BAI!!!

就是要伤过,才会学乖。给了一堂非常昂贵的学费哦!

2013年的投资策略,
第一,  完全不碰高风险股!
第二,  只碰有5%或以上股息的中风险股(要有派息记录)!
第三,  把重心从capital growth转到到dividend stock去!
第四,  把总投资收入(股息加卖股盈利)设在2500令吉。(希望自己做到啦)
第五,  增加passive income

大家加油啦!